升学热线:156-7487-1666(微信同号)

孩子和家长再找学校的时候各自的关注点不同,更多的孩子关注的是学校环境、交通、帅哥、美女等,家长关注的则是学校的学费、就业、口碑等。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新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费及收费标准的具体收费情况,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考试院或学校为准。

学校收费情况一般都是根据招生专业而定,下面是学校各专业的具体收费情况


新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计划及收费

专业名称 专业收费 专业学制 招生对象 专业关注度
电子电器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12次
汽车运用与维修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9次
计算机应用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8次
机械加工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26次
社会文化艺术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7次
高铁乘务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19次
机器人,无人机应用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18次
电子商务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55次
奥马电子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30次
华泰家私设计与制造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22次
旅游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18次
工艺美术 未收集(以学校招生简章公布为准) 6次
温馨提示:以上专业相关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网,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学校或相关权威机构公布为准!若需咨询专业就业、专业前景等情况可免费咨询升学 乐平台热线:

新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县城繁华的龙泉大道旁,交通便利;整个校园占地87余亩,现有建筑面积16946㎡,总资产2000万元左右;校内环境幽雅,绿草如茵,是永州市园林式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历生210人,在职在岗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 63%以上,有本科学历的23人,本科学历达到了61% ;专业课教师 14人,“双师型”教师7人,占50%。每个专业均有2名以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

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50%。学校本着“服务地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贯彻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大胆改革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路子。现开设有:数控模具、应用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 [1] 

从2008年下期搬进新校之后,学校对原有校舍和设施进行了修缮和维护,校容校貌已有较大改观;投入10余万元粉刷装修了教室、寝室,改善了师生的工作生活条件;投入2万余元购置了热水炉,解决了师生冬天洗澡难的问题;投入4万余元对校园空坪隙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建成了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中心花园,美化了校容校貌;

投入2.5万元购置了200套高质量的课桌凳;投入220余万元,新建、改建新老实训楼各一栋;投入29万元购置电子应用专业设备,;入23万元配置电脑63台;投入38万元购置模具数控设备;投入3000多元对食堂硬件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添置了学生宿舍床架;完善了后勤服务设施,学校有多媒体教室4间,有可联网的电脑教室2间,其中一间教室电脑每台均能独运行,有25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设立了图书室和阅览室,图书报刊均能按要求订购到位,有校外实习基地2个,校内实习基地6个。

学校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为地方经济服务,按社会需求育才”为宗旨,既重理论教学,更重技能培训,以培训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近几年,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订单培养”的模式,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沿海大型企业的联系,逐步建立起了通畅的学生就业渠道,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 [1] 

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各类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县农村和社会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实用技能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培养的近6000名毕业生已分布在全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很多人都成了当地致富的“领头人”和靠技术致富的“经济能人”。

如:大坪塘长富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友余;枧头金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小军等都是新田职业中专的毕业生。特别是近几年,从该校毕业的学生中,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已步入“白领”阶层的是大有人在。

学校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后被确定“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和扶贫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定单办学、校企合作、国家财政与慈善机构出资”的方式,面向新田及周边县(市)农民开展农业及其他实用技能培训。仅2009年就开展各类培训 38 期,共培训2000余人。

特别是2009年11月—2010年1月,县“阳光办”安排我校开展的《乡村动物防疫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民创业培训》四期培训班,因培训服务好,培训质量高,学员资料规范齐全等,得到了永州市“阳光工程”检查组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学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出了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