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五大怪现象

精英教育变成“批量生产”,学制“一刀切”,论文标准固定化……如此培养出来的博士令人担忧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崔瑾月

“骄傲——拿到通知书的刹那,觉得祖坟都冒青烟了;

有意思——刚进实验室,面对仪器设备,觉得很新鲜;

没意思——搞科研也就是这么回事,和以前想的不一样;

不想上了——身边的朋友忙着升官发财,自己却还在耗着;

想自杀——家庭、事业、爱情样样不得志,房子、车子、票子要啥没啥,还整天被实验和文章折磨;

无所谓——痛苦到极致反而不知道该去痛苦了,随便吧;

毕业了——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刻,突然连为什么要读博都忘了。”

这篇名为《读博七个阶段》的文章在网上被热炒,不少博士网友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而近期,对“博士”这一群体的关注,正在不断升级,已经从网上的自嘲、议论,上升到课题组的专项研究,直至国家有关机构的大规模调查。2010 年8月24日,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为首的课题组出版了《中国博士质量调查》。紧接着,另一项由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主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任陈洪捷牵头的全国博士生调查结果也终于出炉。

最牛导师曾经同时带了47名博士;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着导师一半以上的课题任务,有些导师的课题100%由学生承担……调查得出的一系列数据,如顽石入水,而长期以来深藏在水面之下的,从博士生数量的激增到招生方式的异常,再到师生关系的异化等一系列怪现象,也在猛然间,全都暴露了出来。

第一怪:数量多了口碑差了

全国高考AI志愿填报

本周推荐